![](https://img1.dxycdn.com/2021/0209/377/0485406885117353643-14.jpg)
但是,这名患者留下的病毒样本让研究人员观察到,在长时间的慢性感染过程中,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出现多种突变。病毒把患者体内变成了试验场,“无所不用其极”尝试各种不同的突变组合,反复试验,找出最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或让病毒更具感染性的突变。
![](https://img1.dxycdn.com/2021/0209/434/7665995388517353643-14.jpg)
研究人员在23个不同的时间点采集了该患者体内的病毒样本,在刺突蛋白上携带D614G突变。在起始阶段(初始57天内),患者接受两个疗程的药物治疗,病毒基本没有出现变化。但在第66天到82天。患者接受两次恢复期血浆治疗后,病毒发生明显突变。一种突变株的比例开始增加。
这个突变株在刺突蛋白上有两个突变值得关注:一个是69-70缺失突变,还有一个是D796H替换突变。在随后的时间内,这个毒株的主导地位被取代。然而再次进行恢复期血浆治疗后(第95天)再次出现。研究人员推测血浆治疗给病毒带来生产压力,而这两种突变为病毒提供了生存优势。
随后,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的体外实验进行研究。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合成69-70缺失和D796H的双突变刺突蛋白。经过细胞感染实验发现,这种双突变让病毒对恢复期血浆的抗体产生更强的抵抗性,但传染性保持不变。其中,D796H具有逃逸抗体中和作用的可能,69-70缺失可能让病毒的感染力翻倍。也就是说,新冠病毒利用这两种突变增强了病毒的适应性。
这一研究结果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,是因为在英国发现且正在快速传播的突变株B.1.1.7同样具有69-70缺失突变。在Nature的新闻报道中曾指出B.1.1.7不仅比以前的突变株传播速度更快,而且被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大约提高了35%。
当然,研究人员也提出这种现象只是在单个特殊病例中发现,并且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。在免疫系统正常的个体中,新冠病毒出现突变的可能性较低。这些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。
义翘神州已开发80多种重组Spike、N抗原突变体蛋白,包含英国、南非和巴西突变株的主要突变位点。点击图片了解详情。
![](https://img1.dxycdn.com/2021/0127/581/6179032927782611643-14.jpg)